
王芳,女,1987年生,呼和浩特人。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基层治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太阳成集团tyc522cc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治理、时空行为、城市与区域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和青年基金、内蒙古高校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项目20余项。在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教材1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abita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等国内外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科研与工作经历:
2018/12-至今,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太阳成集团tyc522cc,副教授
2015/7-2018/11,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太阳成集团tyc522cc,讲师
2014/10-2014/11,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学院,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2012/9-2015/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博士
2010/9-2012/6,东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
2006/9-2010/6,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士
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发展,空间计量分析
讲授课程:
本科:土地资源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管理学等
研究生:城市与区域管理、空间治理与城市更新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
一、主要论文(按时间倒序)
Ø第一作者.游客-居民历史街区空间感知差异研究——以呼和浩特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旅游学刊,2025,10(1-12).(AIM权威,CSSCI)
Ø通讯作者.城市数字治理与企业创新活力——基于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经验证据.统计与决策,2025,41(17):171-176.(CSSCI&北大核心)
Ø通讯作者.2016—2020年互联网对中国省域社会信任影响的实证分析[J].热带地理,2025,45(1):90-101.(CSCD&北大核心)
Ø第一作者.网络购物对中国居民实体购物行为的影响研究.地理学报, 2024,79(8):2083-2096.(AMI顶级,EI&CSSCI&CSCD)
Ø第一作者.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J].地理科学,2024,44(8):1344-1354.(CSCD&CSSCI)
Ø第一作者城市民族文化景观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塑造——以呼和浩特大召寺为例,人文地理, 2024, 39(5):44-52. (CSSCI)
Ø第一作者.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人民黄河, 2024, 46 (3): 85-91.(北大核心)
Ø通讯作者.民族地区城市景观集体记忆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为例[J].《规划师》论丛,2024,(00):320-330.
Ø第一作者.“动—静”结合视角下都市圈多层次空间格局研究——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23,42(7):1243-1255.(CSCD&CSSCI)
Ø通讯作者.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商业经济研究,2023(3):182-186.(北大核心&AMI核心)
Ø第一作者.Visualizing China’s river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2022, 54(1): 11–14. (SSCI中科院一区)
Ø通讯作者.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Railway Transport Network. Land, 2022, 11, 61. (SSCI&SCI中科院二区)
Ø通讯作者.居民购物出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时间利用调查[J].地理研究,2022,41(10):2712-2725.(CSCD&CSSCI)
Ø第一作者.新消费时代西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41(2):63-69.(CSCD&CSSCI扩展&北大核心)
Ø通讯作者.Ruixi Zhao, Xi Guo.Spatial Pattern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Ji-Shaped Bend Based on Space of Multiple Flows. Complexity, 2021(12): 13. (SSCI中科院三区)
Ø第一作者.Research on the Hierarchic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Ji-Shaped Bend. Complexity,2021, (8):1-13. (SSCI中科院三区)
Ø通讯作者.How Does China’s New Consumption Era Reshape Residents’ Shopping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in Hohhot,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1, 13(14):7599.(SSCI&SCI中科院三区)
Ø第一作者.Understanding the Spread of COVID-19 in China: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Risk Analysis and the Impact of the Quarantine of Hubei Province o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ustainability,2021,13(9):5163.(SSCI&SCI中科院三区)
Ø第一作者.Resilienc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western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Design Engineering, 2021,(2):872-891.(EI)
Ø参与作者.Towards a zero waste city-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recovery and land fill reduction in Beijing, Energy, 2021, 223.(SCI,中科院一区)
Ø通讯作者.城市群形成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产业演进视角.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1(1):99-112.(CSSCI)
Ø通讯作者基于交通管控效应的中国COVID-19疫情扩散的时空特征及其危险性.热带地理,2021, 41(1):1-11.(CSCD)
Ø通讯作者.Urban Agglomeration Formatio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Expansion Proces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volutio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0(3): 532–543.(SCI,中科院二区)
Ø通讯作者.城市住宅空间分布模拟研究.地理科学,2020,40(1):97-102.(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北京市商业综合体消费者体验评价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 (7).(北大核心)
Ø通讯作者.Modelling urban spatial impacts of land-use/ transport policies.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9, 29(2): 197-212.(SCI,中科院二区)
Ø第一作者.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eijing: AMicroscopic Perspective. Sustainability, 2019,11(4):1103(SSCI&SCI,中科院三区)
Ø通讯作者.城市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地理学报, 2018,73(2):380-392.(AMI顶级,EI&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城市商业区环境性能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为例.城市规划, 2018.42(8):36-43.(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微观尺度下基于商圈的北京市商业空间结构优化.地理研究, 2017,36(9):1697-1708.(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北京的人口、交通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基于东京都市圈的比较分析.经济地理, 2017,37(4):5-14.(CSSCI&CSCD)
Ø第一作者. A SPSurvey-base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s: A case study in Beijing.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6, 53(2): 284-291.(SSCI,中科院一区)
Ø通讯作者.水环境制约视角下生态敏感地区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以白洋淀区域为例.中国名城, 2016(8):53-67.
Ø第一作者.北京市商业空间格局及其与人口耦合关系研究.城市规划, 2015, 39(11):23-29.(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的识别、分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北京为例.地理研究,2015,34(6):1124-1134.(CSSCI&CSCD)
Ø参与作者.TheTransformation and Future of China’s Urban Housing System. In Mick Dunford,Weidong Liu (eds,) The Geograph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Routledge, 2015.
Ø第一作者.国外滨海开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名城, 2015,(1):77-82.
Ø第一作者o.The Transitional Spatial Pattern of Housing Prices in Beijing: Factors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4,2(3): 46-62.(ESCI)
Ø第一作者.基于住宅价格的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 1322-1331.(CSSCI&CSCD)
Ø第一作者.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地理科学, 2014, 34(7): 818-824.(CSSCI&CSCD)
Ø第一作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2014, 298-307.
Ø第一作者.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化研究.经济地理, 2012, 32(11): 1-7.(CSSCI&CSCD)
二、主持科研项目:
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数字化驱动下西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特征、机制与规划应对,2026-2029年,主持
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新消费时代我国西部城市商业空间重构研究,2019-2021年,主持
Ø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基于小地域尺度和精细化调控的城市人口时空行为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例,2020-2021,主持
Ø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行政边界效应测度与协同发展路径,2025-2027,主持
Ø内蒙古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公共管理类课程的路径研究,主持
Øsuncitygroup太阳集团2024年度校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专创融合”理念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主持
Ø内蒙古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黄河“几”字弯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测度、机制与路径,2023-2025,主持
Ø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内蒙古城市文化景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适应性研究,2022-2023,主持
Ø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游憩空间重构与系统模拟研究,2019-2020,主持
Ø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城市文化景观重构,2022,主持
Ø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城乡结合部动态演化的空间效应评估与规划管理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2017-2019年,主持
Ø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内蒙古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研究,2016-2017年,主持
三、获奖:
Ø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SCI中科院二区)2022年度期刊优秀论文
Ø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
Ø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
Ø2016年全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年会青年优秀论文
四、书籍和软件著作权:
Ø王芳.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城市商业区空间结构优化软件V1.0,2017
Ø王芳.《城市商业区环境性能评价及优化调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
Ø参编.《中国城市问题》,科学出版社,2021.
学生培养
截至2025年 ,已毕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人。其中,2人继续在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读博,1人已入职高校事业编;在读期间学生人均发表文章3篇以上,包括地理学报(AMI顶级)、旅游学刊(AMI权威)、地理科学进展(CSSCI)、地理科学(CSSCI)、人文地理(CSSCI)等顶级权威期刊;三位学生分别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笹川良一奖学金等高层次奖学金。此外,团队积极指导本科生科研与创新实践,指导学生获得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多项校级奖励,并指导学生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本团队学术氛围浓厚,能够提供丰富的国内外学习与交流机会。特别欢迎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空间治理、时空行为等方向有兴趣、立志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同学加入,尤其鼓励具备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或管理学基础的同学参与团队研究工作。共同成长、共同突破。
联系方式:wangf741@163.com